古董电脑室:2018日记簿(二)

作者:蓬岸 Dr.Quest
知乎文章编号:52579422
创建于:2018-12-16 11:46:26
修改于:2022-06-26 1:34:34


这篇文章是2018年若干想法的总结,每个话题似乎都可以展开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因为时间的缘故无法展开详述了,只留个底给大家头脑风暴用。许多内容截取自我在群里的聊天记录,所以有对话的痕迹。

5月9号:中国惠多网历史快照是个考古神站,真实的记录了不少中国互联网大佬的早期活动。

CFido 邮件快照 - 欢迎

昨天在家翻了翻,这些书都是这几年才出来的~

Fusion Retro Books是英国一家主要出版复古电脑相关主题书籍的出版商,这两年出了很多相关的书籍

在国际化的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社区,特别是欧洲社区中,其实不只是“旧”情报,新情报也很多,越来越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发展了。

我的《众筹视野里的古董电脑》一文,就介绍了近年来出现在Kickstarter上面诸多古董电脑相关的众筹项目

众筹视野中的古董电脑

C64 Audio,是一个已经运营多年的Commodore 64音乐下载网站

C64Audio.com - Albums, Live events and Kickstarters for C64 music

Fusion Retro Books是一家主要出版复古电脑相关主题书籍的出版商;《带你逛温哥华古董游戏展》介绍了一年一度的Vancouver Retro Gaming Expo;《数字考古:100件作品背后的数字艺术史》介绍的是数字考古项目作为数码巴比肯的一个展区参展的内容(这个展目前正在北京展出);《【影评】从卧室到亿万产业:英国游戏产业发展史》,是英国纪录片《从卧室到亿万产业》的影评,同时这个纪录片系列目前正在制作他们的第三部续集

Welcome to From Bedrooms to Billions

8bit generation》也是一系列介绍古董电脑及其社会影响的纪录片,第一部讲Commodore,第二部讲Atari,第三部正在制作,要讲苹果了;MiSTer Board是一款利用FPGA复原老式电脑的开发板:

MiSTer-devel/Main_MiSTer

Retro-uC是另外一款开发板,上面直接搭载了Z80, MOS6502和M68K三款古董电脑上最常用的微处理器,上面列出来的,有图书、电影、音乐、会展、以及硬件产品,我们又凭什么就说它不是一个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呢?

我一直没大有时间翻译《Platform Studies: Frequently Questioned Answers》

nickm.com/if/bogost_mon

如果有兴趣应该看一下,研究老的软硬件现在在西方是个新兴的人文学科,叫平台研究(Platform Studies);相近的课题还有软件研究(software studies)和批判性代码研究(critical code studies)在维基百科上都有相应的词条。

如果仅仅把Retrocomputing当成某种怀旧活动,是相当片面、狭隘的,它已经是当代而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了。这也是中文社区对“古董电脑”这一话题认识偏差的地方之一,几乎每个希望讨论的人我都要解释一遍。

现在国内的数字人文学研究集中在用电脑的方法研究人文作品,却较少以人文学方法来研究科技对人的影响。《头号玩家》里体现出来的“旧科技”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不是说新的游戏和电子娱乐设备出现就能取代的,就像我们虽然都不坐蒸汽机车了,但对蒸汽时代对人类工业化进程影响的讨论也并没有结束。

可能这类话题会越来越学术化,但作为一个小圈子的爱好者们会一直存在,而且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也会一直存在。就像我刚才说的“蒸汽机车-20世纪初的铁路系统”这个话题,向人文领域延伸的话,就会涉及到“美国太平洋铁路对美国统一的作用”,“东清铁路对中国东北半殖民地化的影响”之类的话题,现实感就很强了(类比青藏铁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的铁路)。

5月10号@敖厂长 入驻知乎了,另外NVScene明年要重开了

5月12号:对游戏音乐特别是Chiptune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些这个在线课程

Free Online Course: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 Bit-by-Bit History of Video Game Music from FutureLearn | Class Central

Low End Mac上面有很多苹果的黑历史,苹果发烧友 2010年之前的帖子,也有不少有意思的。

6月30号:国内的Demoscene社区的冷清究竟“无利可图”究竟是不是根本的原因呢?我想大概不是的。动画、游戏肯定有利可图,但许多人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包括电子音乐在内,大家都知道能赚钱,但做的好的却不多,只能在国内玩,一到国际舞台上就很难拿得出手。在这背后参与者的背景较为单一,与国际社区联系不够密切应该都有关系。

在2005~2008年那段国内Demoscene繁荣的时期,许多人是艺术背景的,但也有像dwing那样纯技术背景的,西方的Demoscene社区技术背景的更多些,但许多人都有跨界的技能。

BBC公开了他们的“计算机基础计划”(好像更多是翻译成“计算机认知项目”)的所有视频,以及BBC Micro的在线模拟器:Computer Literacy Project

追寻ARM的起源——Acorn电脑简史》里面有提到,BBC Micro是BBC招标开发的教育电脑,Acorn开发的,有个纪录片叫《英国电脑业鼻祖》(Micro Men),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英国电脑业鼻祖 (豆瓣)

7月15号:网页版DOSbox可以用了!这样很多经典DOS游戏都可以变成页游了, 我放个DOOM上去。网页里的Amiga浏览器好像也快好了: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

历史学家JasonScott的网站,有很多好玩的资料:T E X T F I L E S D O T C O M

如果你们对gopher感兴趣,这是个很好的起点:Access Gopher Sites from Your Browser

Amiga音乐保存计划AMP(Amiga Music Preservation)上面有大量为Amiga电脑制作的音乐

Amiga Music Preservation - Home

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在人文和科技的结合方面开展的比较好,他们的合作松是一种偏艺术和人文的hackthon:合作松 | 网络社会研究所。我觉得由学界来牵头这些事情,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以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大概从下往上从社区民间自发的做类似的事情是不大可能搞出头的。要想有人参与这种东西,要么需要学界能赚到名声,要么工业界能赚钱。国内it工业界来快钱的方法太多了,没必要跟这个事情死磕。欧洲的demoscene搞得好,很大程度上是欧洲风投不活跃,想圈钱的欧洲人都去了硅谷。加上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底子好,社会福利高,艺术氛围宽容,没有时间上的压力反而精力不是大问题了,大不了慢慢做磨上几个月一年的。

我搭了个网页版的AtariST模拟器,A盘是模拟城市,B盘是上帝也疯狂,但这个模拟器没声音比较可惜:compumuseum.com/emulari

http://estyjs.azurewebsites.netestyjs 有声音,但是会跑调跑到没谱,看来声音是一下子找不回来了 。我先研究Amiga的,其实Frontier Elite II的音乐很棒,还有Turrican II,你们要想听还得下hatari emulator,这个是比较完善的Atari ST模拟器。

7月30号:网页版的C64模拟器:Commodore 64 - vice.janicek.co

这个模拟器的开发者整理了几百个C64的Demo,都可以在网页上看:demos/ - vice.janicek.co

8月1号: 这个是网页里的atarist模拟器,黑白高分屏配置,a盘是basic和logo,b盘是Cubase 2.0:compumuseum.com/emulari

《2018日记簿》目录:

蓬岸 Dr.Quest:古董电脑室:2018日记簿(一)

蓬岸 Dr.Quest:古董电脑室:2018日记簿(三)

蓬岸 Dr.Quest:古董电脑室:2018日记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