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蓬岸 Dr.Quest
知乎文章编号:267956763
创建于:2020-10-24 3:36:40
修改于:2020-10-25 6:32:30
我们前面提到,当Videofreex团队在为Lanesville TV赋予社交属性时,使用了电话作为反向的通信方式(在互动电视的相关术语中,这被称作“返回路径 - return path”),而这种方式后来也被扩展,到90年代,许多地方的有线电视网络都发展出使用电话点播节目(VOD)的服务。而围绕电话网络本身,人们也曾经发展出诸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上集看这里:
蓬岸 Dr.Quest:从海盗电台到社区网络:科技、独立媒体与艺术(上)电话被用作艺术创作的时间可能比许多人所预料到的都要早,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的《搪瓷构成物》,在1922年就成为了第一个使用电话创作的艺术作品,它也被称作Telephone Picture(电话图)。
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电话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艺术家打电话到生产搪瓷产品的工厂,并直接向工厂的员工描述了这个作品的做法。创作过程中他没有提供任何的手稿和草图,也没有与工匠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不在场的形式来完成的作品在当时是头一次出现,因此也是第一个遥现/遥存(telepresence)艺术的作品。
类似的创作在60年代之后变得繁荣,1967年,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和艺术家们发起了名为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 (E.A.T.) 艺术与技术的实验的非盈利组织,在当时的艺术节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回应。它的创始人包括了工程师比利·克吕佛(Billy Klüver),弗瑞德·沃德豪尔(Fred Waldhauer)和艺术家罗伯特·罗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以及罗伯特·魏特曼(Robert Whitman)
1969年芝加哥当代艺术馆发起了电话中的艺术(Art By Telephone)展览,其所有的作品都是利用类似“电话图”的方法创作的。
Art By Telephone这些作品没有蓝图或书面计划计划,全部通过艺术家口述给博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实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了阿曼·费尔南德兹(Arman Fernandez)的垃圾桶。
挑战垄断的电话飞客
而1960年代之后电话艺术的繁荣的一个技术背景就是长途电话网络的建设。其中双音多频(DTMF)拨号系统就是最重要的技术革新之一,它让让长途电话的转接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接线员手工操作,当时的长途电话交换机为了调试方便,设置了一些特殊的音频信号用以测试电话设备,就留下了后来被技术爱好者们利用的技术漏洞,这些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制的设备发出原本只能由电话局调试设备产生的声音信号,从而免费接通长途电话,此类入侵电信系统做法就被称为“电话飞客”(Phreaking)。
于今天美国存在着多个相互竞争的电话公司不同,直到1984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被分为八个互相竞争的企业之前,AT&T一直都垄断着美国的电话服务。因此在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中,AT&T被视为一种垄断和集权的象征而被反文化运动的参与者所挑战。
而这其中最积极的使用“电话飞客”来表达自己主张的是名为“青年国际党”(Youth International Party)的左翼无政府主义团体,活动家艾比·霍夫曼(Abbie Hoffman)和化名为“Al Bell”的通信技术爱好者联合成立了名为《青年国际党连线》(YIPL)的刊物,向反文化运动的爱好者广为介绍“电话飞客”相关的技术,他们的刊物中敲破的铃铛图案显示了其反对AT&T旗下运营电话服务的贝尔系统公司的主张。
YIPL和TAP过刊查询:
TAP Magazine Back Issues1973年,这本杂志改名为《科技美国人党》(TAP),淡化了与青年国际党之间的联系。但其将技术、行动主义和反叛精神的结合直接的被后来电脑领域的黑客们所继承。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沃兹和乔布斯,就都曾经是“电话飞客”群体的成员,而由他们所引领的个人电脑革命也带着向IBM那样的大公司对计算资源垄断的反抗意味。
在1983年的电影《战争游戏》种,展现了电话飞客对电脑黑客的影响,电影中写实的还原了“战争拨号”(war dialing)技术:即连续拨打不同的电话,并从中识别出可能连接到大型电脑主机的调制解调器(modem)。
超越语音:传真与传呼
在1980年代,电话网络的功能不再仅仅是进行语音通话,而发展为一种多功能的通信网络,除了前面提到的调制解调器,传真机也开始流行起来。
大概从1980年开始就已经有艺术家开始做实验性的传真艺术的尝试,而真正的传真艺术被广泛接纳的标志则是博伊斯、沃霍尔和东山魁夷合作的《国际艺术联合》(Global-Art-Fusion)。
Vienna 1985: FAX-ART phenomenon. Beuys, Warhol and Higashiyama send a signal to the Cold War | CHAHIL ART CONSULTING《国际艺术联合》创作的过程,是从杜赛尔多夫发送到纽约、再发送到东京,三位艺术家依次利用传真机将自己的创作添加到传真的内容中,最后发至维也纳的美术馆中收藏,经过了欧洲、美洲、亚洲,再回到欧洲,刚好环绕了地球一周。
到了90年代中期,传真艺术进入到中国,1996年的上海首届国际传真艺术展是中国最早的传真艺术专题展览。
Let's Talk About Money: Shanghai First International Fax Art Exhibition, 我們談談錢──上海首屆國際傳真藝術展此外,传真艺术也被大卫·霍克尼等当代知名的艺术家所尝试,下面的链接里的作品,就是1995年在大卫·霍克尼洛杉矶的工作室完成的。
Fax from David Hockney在2010年代这种使用由电话延申的通信服务的创作仍然持续着,2016年的《Holy Pager》使用寻呼机技术进行创作。在中国传呼机服务其实已经基本消失了,但是在北美的话,许多城市仍然提供传呼服务,传呼机的技术相当的老旧,今天看来已经没有什么保密的特性,通过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HolyPager》将整座城市的传呼机通信拦截并打印出来。
这个作品是为名为“基进网络”(Radical Network)的会议准备的,这个会议融合了艺术家、行动主义者和通信技术的实验者。其主旨是反对目前过度商业化和缺乏隐私的通信网络。
此处的Radical译为“基进”而非“激进”是由于其源自“基进民主”的理论和主张:基进民主_百度百科
我们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正在面对和传呼网络类似的威胁,当我们去查询网络上的社工库就会发现,我们的隐私似乎已经无所遁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作者的网站:Brannon Dorsey,技术资料非常完整,可以用市场上能买到的硬件重现出来。
“海盗电话公司”
无论是希望尝试相关的创作,或者是技术的好奇,可能大家会有兴趣搭建自己的试验性电话、传真和拨号网络,而通过现在能买到的设备并不难做到。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一个小型的PBX,即小型电话交换机,它们传统上用在可以接分机的集团电话上。通过电话线,我们可以实现几个房间或是楼上楼下短距离的有线电话实验,它的通话质量与传统市话无异,可以在分机间发送传真或建立拨号网络。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121524我们也可以使用VoIP也就是IP电话的技术来建立跨越多个城市的试验性电话系统,而不用担心长途电话的费用,VoIP PBX是一类软件,典型的有Asterisk、FreePBX等,它们可以通过使用TCP/IP的电脑网络来模拟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因为互联网也是用的是TCP/IP协议,所以通过互联网连接的VoIP系统就像任何互联网软件那样不再受到传统电话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的限制。
VoIP网络的功能也与传统PBX类似,可以进行modem数据通信或发送传真,在VoIP线路上发送传真比较容易受到网络延迟的干扰,选择支持T.38传真协议的语音网关可以有比较好的传真效果。
小型PBX的价格通常比较便宜,大概一百到几百人民币不等,我们看到“几近几出”这样的标识,“进”代表它能有多少条外线连接到固话网络,而“出”则是能够连接多少个电话分机,即使不连接固话网络,分机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拨打的,大多数时候我们进行小型的电话实验只要关注有多少“出”就可以了。
组建便宜实用的小灵通无绳电话_电话机_什么值得买模拟早期的移动电话系统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许多“小灵通”型号是可以作为无绳电话使用的,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创作包含移动电话元素的作品,而实现起来也很容易,只要买一个支持灵通无绳的座机就可以,大多是时候这样的座机都是几十块钱,但偶尔在闲鱼上也有捡漏的机会。传呼机网络也可以模拟出来,利用这种传呼发射机,可以让传呼机再次响起来,配合电脑程序甚至可以做出“模拟传呼台”
当然电话PBX、VoIP系统,Modem等电话技术都可以相互连接,组成复杂的通信网络,这个图片里就展示了使用VoIP系统和树莓派搭建模拟拨号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系统。
Build a dial-up ISP server using a Raspberry Pi - Raspberry Pi在“电话飞客”的环节我们已经提到了使用Modem的拨号电脑网络,最初的网络艺术正是搭建在这样的系统上的,我们今天许多关于网络艺术的讨论都将起点都设定于互联网Internet和万维网WWW,这是不完整的,因为即使在WWW出现之前,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艺术创作也已经产生并持续发展了。
早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创作通常被称为“远程信息艺术”(Telematic Arts),Roy Ascott是其早期发展的领军人物,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大多数都是通过纯文字的计算机网络终端来完成的,因此也往往叫做终端艺术(Terminal Art),上边的插图使用的是名为Minitel的网络终端,这款终端在80、90年代的法国曾经被广泛运用。
更多远程信息艺术的背景知识可以看这里:
telematic connections:: timeline值得一提的是,人们通常会把前面电话艺术的起源拉兹洛·莫霍利-纳吉的作品视为远程信息艺术的远祖或精神导师,相比以电话艺术为代表的遥现(telepresence)艺术,远程信息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脑的参与,因为“Telematic”一词正是由“电信”和“数据处理”组合而成的。这个单词最早出现于1978年The 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f France《社会的计算机化:给法国总统的报告》,也正是因为此报告在法国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向,法国政府和法国电信开始组建最早的全国性电脑信息网络Minitel。
1984年的Electronic Cafe International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就融合了当时的一些比较先进的电信技术,包括手写板、语音电话会议、SSTV慢扫描电视等等,围绕在餐馆里的这个半圆形的桌子上安装,构成一个可以体验的交互装置。
The telecollaborative Art of Kit Galloway & Sherrie Rabinowitz在Electronic Cafe International的系统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系统通信所使用的骨干网络就是电话网络,然后各个部分通过Modem把电脑系统和电话网络连接起来。
惠多网与BBS
在电话线网络的时代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BBS电子公告牌系统了,BBS可以说是一切使用电脑的社交网络的先驱,它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芝加哥。在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还是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军事单位专属的1984年,各地BBS的站长们开发出一种BBS之间的信息交换的技术,称为FidoNet,中文翻译为“惠多网”,惠多网很快发展为遍布全美国甚至可以实现跨国通信,成为社区自组织非集团化的计算机网络最成功的实践。
艺术家们也开始使用BBS作为一种艺术交流的途径,1991年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受到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理论的启发,成立了The Thing BBS,是一个使用BBS技术开展的艺术项目。
上面的截图就是The Thing BBS,画面中的背景展示的是BBS文件列表,而中间打开的图片是日裔艺术家Mariko Mori(森万里子)。
The Thing BBS的资料:https://anthology.rhizome.org/the-thing
到了1995年The Thing BBS成为WWW网站:bbs.thing.net,比著名的网络艺术计划Jodi.org略晚一些。在网络艺术场景的种也曾经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从免费网络到社区网络
使用电话线搭建电脑网络的技术除了用来搭建BBS站点,也有一批爱好者尝试提供社区自组织的Internet服务,这种服务通常是非营利性的,免费提供给附近的居民,也因此得名“免费网络”(Free-net)。
Free-Net的第一个实践者是1986年的克里夫兰免费网络(Cleveland Free-Net),并在1989年成为更具野心的名为国家公共电信网络The National Public Telecomputing Network (NPTN)的非盈利组织,希望在全美不同的城市都开展类似的服务。
The Tale of the Free-Net, the Cheap Way Dial-Up Users Got Online虽然这个计划并没有很成功,到了1996年就停止运行了,但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却启发了许多地方的电脑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们以“免费网络”或“社区网络”(community network)搭建自己的社区ISP,这些组织不仅仅的提供网络接入,也会根据社区的需求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比如说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用电脑房或免费的个人电脑。许多这样的组织从80、90年代运营至今,作者生活过的温哥华就有服务本地社区的Vancouver Community Network——温哥华社区网络。
无线社区网络:逃离电话线
Free-Net虽然是社区网络,但仍依赖于电话公司的市话线路,只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市话通话许多使用包月计费,因此Free-Net可以让同城的居民们享受到免费的互联网接入。而进入2000年代,一方面是人们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提高,拨号网络难以满足需求;另外以IEEE 802.11也就是WiFi为代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开始尝试搭建无线社区网络(Wireless community network - WCN)。
最早的无线社区网络实践之一是在伦敦的consume.net,而最成功的例子则是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无线社区网络 guifi.net,Guifi的起因是因为当地的电信运营商无法向郊区提供较高速率的Internet接入,因此当地居民希望自己自行改善这种情况。
Guifi出现于2004年,而同年出现了另外一个对无线社区网络产生重要影响的软件,就是开源路由器固件OpenWRT。Linksys的无线路由器里面使用了Linux内核,而Linux的GNU协议则要求代码的使用者对Linux的任何扩充、修改都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公开。因此在自由软件基金会与Linksys品牌的所有者思科系统公司的一场法律诉讼之后,Linksys无线路由器所定制的Linux内核代码被公开,开发者社区再次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开源路由器固件,这些固件添加了许多原厂不提供的高级组网功能,被广泛使用在无线社区网络的搭建中。
近年来也有将WiFi网络与物联网结合的创作,比如2011年挪威奥斯陆Voy工作室制作的“非物质:光绘WiFi”就是一个使用灯光将WiFi信号可视化的作品。
Immaterials - Light painting WiFi组建电脑网络的技术是相对主流而且易于获得的,无论是以太网的网线、交换机,还是WiFi路由器都很容易买到,使用OpenWRT和Mesh网络可以组建较大型的无线网络,而基于LoRA技术的disaster.radio则可以实现低功率、远距离的低速网络,这种低速网络适合于基于文本的网络应用,比如像我们刚才提到的终端艺术或文本BBS。
做自己的“宽带服务商”
前面在电话飞客一节里提到的Modem拨号也是一种建立电脑网络的手段,当然,如果逆向还原光纤时代之前的宽带接入技术的话,就可能需要EoC(Ethernet over Coax - 同轴电缆以太网)或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 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了。
EOC是广电宽带所使用的接入技术,使用的是有线电视使用的同轴电缆,因此它可能和闭路电视共用电缆,而DSLAM则是ADSL网络的接入设备,它除了可以使用电话线提供网络接入外,有些机型也可以作为PBX或VoIP服务器使用,现在这些设备都已经面临淘汰,许多小区、大楼里既有的有线电视和电话线路也在光纤改造后面临废弃,它们都可能被“废物利用”成为艺术家们的素材。
这就是我今天直播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它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关于另类媒体(Alternative Media)和过时媒体(Obsolete Media)在艺术领域的启发,谢谢各位!